从杂货铺到世界级商业帝国:土耳其科奇集团的百年传奇万德策略
谈及全球商界的翘楚,苹果、微软、亚马逊等名字早已深入人心,中国石化、工商银行等国内巨头亦是家喻户晓。然而,在2025年的《财富》世界500强榜单上,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土耳其企业,凭借高达1310.77亿美元的惊人营收,赫然位列第191位,较去年更是跃升了三个名次,足以让许多耳熟能详的国际大牌汗颜。
这家名为科奇集团(Ko? Holding)的企业,其营收竟然超越了如联想集团(690.77亿美元)、波音公司(665.17亿美元)以及联合利华(657.089亿美元)等享誉全球的知名企业,足以说明其庞大的商业版图和强大的市场竞争力。令人难以置信的是,这个庞大的商业帝国,其最初的起点竟是一家简陋的土耳其杂货店。
故事要追溯到1926年,年仅25岁的韦比·科奇(Vehbi Ko?)从父亲手中接过了一家杂货店的经营权。谁能想到,这个年轻人日后将以毕生之力,引领土耳其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,蜕变为一个重要的工业强国。韦比·科奇并非安于现状之人,他敏锐地察觉到,仅仅满足于杂货生意远不足以实现其宏大的抱负。1948年,他做出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决定——与通用电气(General Electric)合作万德策略,创立了土耳其第一家灯泡制造公司。
展开剩余76%这一举措不仅是土耳其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一步,更是科奇集团多元化发展战略的开端。此后,韦比·科奇如同被注入了无限的动力,不断刷新着土耳其的“第一”纪录:他建立了土耳其第一条汽车生产线、第一家拖拉机制造厂、第一条冰箱生产线,以及第一个洗衣机工厂……科奇集团的发展路径清晰而坚定:通过引进先进技术,与国际知名企业合作,填补国内市场空白,进而实现自主化生产与品牌建设。 这种“引进、合作、创新”的模式,在当时具有极其前瞻性的战略眼光。
在科奇集团的众多明星产品中,倍科(Beko)无疑是最为耀眼的品牌之一。作为科奇集团旗下家电巨头,倍科在欧洲家电市场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。在英国,倍科常年蝉联白色家电销量榜首;而在整个欧洲市场,其销量也稳居前三甲。一个来自土耳其的品牌,如何能够征服挑剔的欧洲消费者,并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?答案在于其强大的全球化布局和对技术创新的不懈追求。 倍科在全球设立了30个研发中心,拥有46个现代化生产基地,产品远销100多个国家。
更令人瞩目的是,倍科还成功收购了德国的知名品牌Grundig。要知道,Grundig曾是德国工业的骄傲,如今在土耳其科奇集团的掌舵下,不仅重获新生,更焕发出勃勃生机。这一堪称教科书级别的国际化收购案例,充分展现了科奇集团卓越的运营能力和国际视野。在Brand Finance发布的2025年土耳其品牌价值125强榜单中,科奇集团的另一核心企业Arcelik(海尔在欧洲的竞争对手,倍科的姐妹品牌)以42.7亿美元的品牌价值位列第二,仅次于土耳其航空,这无疑是对其市场实力和品牌影响力的有力证明。
科奇集团的辉煌成就,离不开科奇家族三代人的薪火相传与不懈奋斗。1984年,创始人韦比·科奇将董事会主席的重任传给了儿子拉赫米·科奇(Rahmi Ko?)。2002年,第三代掌门人穆斯塔法·科奇(Mustafa Ko?)接过接力棒。在他富有魄力的领导下,集团营收从131亿里拉飙升至731亿里拉,利润更是从4600万里拉激增至22亿里拉,带领科奇集团走向了新的高峰。然而,天妒英才万德策略,2016年1月21日,年仅56岁的穆斯塔法·科奇英年早逝,他的弟弟奥马尔·科奇(?mer Ko?)临危受命,继续书写着科奇集团的传奇篇章。
科奇家族不仅在商业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,其在文化传承和社会责任方面的贡献同样令人称道。三代家族成员皆是艺术收藏的热衷者。韦比·科奇为了纪念已故的妻子,于1980年建立了土耳其第一座大型私人博物馆。其子拉赫米·科奇更是在伊斯坦布尔、安卡拉等地兴建了多座博物馆。这种在追求商业成功的同时,不忘文化传承和社会责任的“大格局”令人肃然起敬。 此外,科奇家族还创办了科奇大学(Ko? University),该校已发展成为土耳其顶尖的私立研究型大学,在医学、法律和商科等领域享有盛誉。
如今,科奇集团的商业版图已触及能源、汽车、消费电子、金融、食品、地产、零售等国民经济的各个关键领域。 毫不夸张地说,土耳其民众的衣食住行用,几乎都与科奇集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
那么,一个土耳其的商业传奇,与中国企业又有什么关联呢?答案是:关联重大。当前的土耳其,正成为中国企业“走出去”的战略热土。从比亚迪斥资10亿美元在土耳其建厂,到上汽、奇瑞等汽车巨头纷纷布局,再到光伏行业的钧达股份、腾晖光伏等企业积极设厂,土耳其已成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重要目的地。
为何大家纷纷看好土耳其?其关键优势在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、日益完善的工业基础以及巨大的市场潜力。 土耳其2024年GDP已达1.32万亿美元,位列全球第17;汽车产量高达146.8万辆,位居全球第13;光伏组件产能更是达到15GW,欧洲第一。这些亮眼的数字背后,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机遇。
科奇集团在中国市场亦有战略性布局,例如其与日立合资成立的上海阿奇立克日立公司。这家原属于日立白电业务的公司,在2021年被科奇集团收购后,专注于白电领域。
从一家不起眼的杂货店,到如今享誉世界的商业帝国,科奇集团用近百年的时间书写了一个励志的传奇。这个土耳其商业巨头的成长历程,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启示:“抓住机遇、精益求精、持续创新、放眼全球。” 这些看似简单朴实的商业智慧,却蕴含着穿越时间周期的强大力量。
对于那些正在全球化征程中奋力前行的中国企业而言,土耳其这个充满机遇的市场万德策略,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积极探索。"
发布于:内蒙古自治区熊猫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